高永文冀「港醫港藥」 大灣區逐步放寬

30/05/2021

粵港澳大灣區生物科技聯盟昨日舉辦論壇,探討大灣區的發展及機遇。食物及衞生局前局長高永文表示,期望大灣區逐步放寬「港醫港藥」北上,讓港資醫療機構可在內地落地。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昨在電台節目亦指,大灣區青年就業計畫相當受歡迎,已增加與創科有關的職位,未來可能擴展計畫到其他城市。 記者:葉希雯

食衞局前局長高永文(右三)出席粵港澳大灣區生物科技聯盟論壇。

早前「港澳藥械通」以試點形式,率先在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展開。食衞局前局長、全國政協委員高永文昨日表示,近年不少港資醫療集團正逐步開拓大灣區市場,但由於內地法規要求所有藥物均須在內地作臨牀研究,並在審批後才獲准使用,因此港資醫療機構只能使用同款或仿製藥物。他期望,計畫可擴展至其他港資醫院。

 

歎創科接受度不及內地

至於本港的醫療數據會否與大灣區各城市互通,高永文則指,由於本港的醫療體系以公立醫院作主導,因此數據上相對集中;惟醫管局基於個人私隱等考慮,對分享數據相當審慎。他亦留意到,港人對電子錢包等創新科技的接受程度不及內地居民,「連掃描『安心出行』,也擔心暴露自己的行蹤」,認為在數據互通前,須先消除港人對創新科技的「過敏」反應。

同場的創新及科技局副局長鍾偉强則表示,特區政府迄今已投放逾一千一百億元,支持科研工作及培育人才;更額外撥款二十億元,成立「再工業化資助計畫」,資助生產商在港設立智能生產線。他鼓勵本港企業把握機遇,落戶大灣區,攜手建設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。

灣區青年就業計畫或擴展

此外,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昨日出席電台節目時表示,大灣區人口達七千二百萬人,其生產總值甚至多過韓國及澳洲,而本港地少人多,市場不大,因此與大灣區合作非常重要。他指,大灣區青年就業計畫的受歡迎程度遠超預期,原本二千個青年就業名額中,只有七百個創科相關職位,但目前已增至一千三百個。他續稱,年輕人不應只停留在大灣區,「上海、北京,甚至海南,這些地方其實都是機遇處處」。

薛永恒亦指出,本港的科研發展已初見成果,其中初創融資額已由過去每年十二億四千萬元,倍升至每年九十九億元;而初創企業數量亦由一四年的一千一百家,上升至近年的三千四百家,創造逾一萬個職位。

全文刊於《星島日報》

頭條日報 - 原文

Free Joomla! template by Age Themes